close
新華網 ( 2011-07-26 16:45:46 ) 來源: 《環球》雜志    陳文茜

  歐洲榮景將最終結束于美麗的意大利海灘?或巴塞羅那夢幻的古典吉他聲?

  《金融時報》、《經濟學人》、《華爾街日報》,每周總有一篇文章以抒情式文字,哀悼華麗歐洲的終點。差別只是眾多經濟學家,有的最不看好西班牙,有的點名意大利或愛爾蘭。

  共同的是,沒有人認為歐元區危機會來自德國。

  多麼奇特!兩次世界大戰,德國都是戰敗之國。1945年希特勒舉槍自殺前一天,先與多年女友艾娃舉行婚宴。當日柏林巷戰已開始,全城被蘇軍包圍。婚宴于29日防空洞內淩晨舉行,席上備著香檳酒。希特勒告訴賓客們,死對他已是一種解脫。他整日沒入睡,人生倒數時刻,睡眠已是最不需要的活動。下午傳來墨索裏尼與情婦被處死,並暴屍街頭的消息;隔一天,1945年4月30日下午3點30分,希特勒與所有身邊人員一一訣別,他走進房間,先殺了心愛的狗,接著對著自己的嘴,放了一槍;夫人艾娃則是服毒自殺。當日晚間,紅軍衝進第三帝國國會大廈;柏林滿街都是難民,整城一半淪為廢墟。

  杜魯門回憶戰後巡視柏林,望著衣不蔽體的民眾茫然走在街上,兩眼無神。當晚杜魯門于日記中寫下:“此刻,我毫無勝利的歡愉。”

  66年過去了,歐元區戰勝國大半倒下。惟獨德國,永如奇跡,永遠有能力東山再起。

  德國爬起來,並不容易。德國沒有陷入高社會福利支出累積的國債危機,靠的是2003年起一連串退休法案改革。當年的總理施羅德不顧抗爭,大力推行重大計劃“2010大議程”(Agenda 2010)。這個改革方案取消了德國普遍過高的退休年金,調低失業救濟金水平,並放寬僵硬的工時監管,與工會達成一份勞、資、國家競爭力三方全贏的“全面協議”。

  當時全球經濟雖處于網絡泡沫化及亞洲SARS的恐慌中,但德國並無重大經濟危機。施羅德嘗試說服國會與工會,德國如果不在體質好的時候改革,等病入膏肓,才來解決問題,工人及國家都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這個聽起來平凡的“Agenda2010”,好似平淡無奇,卻是一個驚人的協議。德國總理眼看中國、東歐廉價勞力崛起,他親自出馬與工會領袖面對面談判,最終換得他們對全球經濟趨勢的理解。于是破天荒地,工會同意以更低的薪資交換更大的法律上的工作保障。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數據,過去十年,德國薪資實際降低4.5%。工會的讓步換來的是工廠尖端技術不外移,德國出口競爭力也大增。

  德國今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長6.1%,人口雖僅8200萬,卻維持全球第二大出口國地位。出口在過去十年,為德國帶來巨額的經常盈余,每年貢獻三分之二增長。

  施羅德的遠見,使德國成了如今唯一傲視歐洲的國家。就在它的邊界,法國至今仍維持每周工時30小時的法律規定,經濟疲弱;英國首相卡梅倫直至近日才提出改革退休養老金方案,結果6月30日75萬人公私營部門大罷工,英國《衛報》引用工會發言人談話,“我們要向政府宣戰。”

  制造歐債恐慌的核心國希臘更顯離譜。它的工會法規定53歲退休,退休金為原薪資百分之八十。希臘民眾自二戰以來,最認真、“工時”也最長的兩天就是6月28日至29日48小時不中斷的大抗爭。全國飛機、銀行、教師、醫院、政府部門全加入大罷工,連媒體也在兩天內各罷工5小時。

  德國ARD電視最新民調顯示,60%德國人同意無論他們高興與否,德國別無選擇,為了歐元區穩定及德國的長期發展,只能幫助希臘;只剩37%的德國人忿忿不平,質問希臘為何可以毫無節制累積國債,並以欺騙手法加入歐元區?

  又是一場德國人的遠見,挽救了世界經濟。

  希特勒已死。可是德國人戰後選擇的一條截然不同的理智方式與遠見路線,為德國在歐洲贏得了最終真正的勝利。



來源:2011年8月1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15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L-J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