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佑鈞時常謹記父親訓示「身為領導者,既要能謀還要能斷,既不可當斷不斷,斷錯了,不能顧面子不修正。 」如今看著華邦從一家純標準型DRAM廠成功轉型為全方位記憶體供應商,是焦佑鈞謹記父親的生命和創業經驗傳承的果實。
全球DRAM產業2011年第3季市佔率概況
單位:億美元
排名
|
公司
|
第3季營收
|
第3季市佔率(%)
1
三星
29.41
44.8
2
海力士
14.15
21.6
3
爾必達
8.25
12.6
4
美光
7.78
11.8
5
南亞科
2.43
3.7
6
華邦
1.42
2.2
7
茂德
0.61
0.9
8
力晶
0.09
0.1
其他
1.51
2.3
資料來源:TrendForce,DIGITIMES整理,2011/12
製表:連于慧、
台系DRAM廠營運轉型概況
公司
|
營運轉型
|
旗下總產能
|
華邦
由DRAM產能轉至SDRAM、NOR Flash、Mobile RAM
,46奈米製程即將量產
3.6萬片
力晶
2012年DRAM產能將降至2萬片,其他產能將分散至LCD Driver IC、CMOS Sensor IC、NOR Flash、NAND Flash、電源管理IC和晶圓代工
10萬~12萬片
南亞科
由DRAM轉型50%至SDRAM,同時也跨入伺服器DRAM和Mobile RAM
3萬片
瑞晶
為爾必達代工DRAM
8萬片
華亞科
DRAM為主,逐漸轉型至伺服器DRAM和Mobile RAM
13萬片
茂德
晶圓代工
6萬片
備註:茂德、南亞科、力晶目前都減產中。
資料來源:DIGITIMES整理,2011/12
製表:連于慧、
試想,南亞科合作伙伴美光2011年才宣布與英特爾(Intel)在新加坡蓋12吋晶圓廠,如果這樣的擴廠投資能在台灣,且利用台灣現有12吋晶圓廠基礎建設,會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很大的利多。試想,南亞科合作伙伴美光2011年才宣布與英特爾(Intel)在新加坡蓋12吋晶圓廠,如果這樣的擴廠投資能在台灣,且利用台灣現有12吋晶圓廠基礎建設,會是台灣半導體產業很大的利多。
力晶也充分利用與日廠的關係,正在引導旗下的12吋晶圓廠做轉型,某種程度也是解救旗下超過50%的產能。
借鏡華邦轉型成功案例,在走過全球金融風暴後,一路交出連續6季獲利成績單,雖然第3季營運由盈轉虧,但本業僅小虧2,000萬元,主要是受到無預警的泰國水患,導致硬碟嚴重缺貨的影響,但此乃非戰之罪,對於華邦轉型有成是瑕不掩瑜,每家記憶體業者如果能夠找到適合的轉型之道,對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經驗和人才的傳承將是一大貢獻。
DIGITIMES中文網 原文網址: 華邦:台灣12吋DRAM廠不能浪費 經驗、人才傳承都重要 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CAT=40&ID=0000262340_IRO4G5VN3V628U1DKS31N&CT=&CAT1=30#ixzz1fihSyfq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