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4年三星的戰略意圖與挑戰:迎接18吋晶圓廠的決戰

2014/01/28 - DIGITIMES 黃欽勇/知韓集

 

120年前,中日兩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的主導權而爆發了甲午戰爭,這場戰爭,成為中日國勢的分水嶺。在經歷兩個甲子之後,當年積弱不振的朝鮮王國,如今在美、日引領半導體產業風騷半世紀之後,竟然成為全球半導體產業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

根據IHS iSuppli的統計,201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的規模為4,170億美元,其中半導體元件為3,179億美元,設備市場430億美元,材料市場498億美元。南韓半導體元件的生產值,在2013年突破500億美元,達到500.67億美元,佔全球半導體元件市場的比重,從2012年的14.2%,提高到2013年的15.8%,首度超越日本的442.7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生產國。

南韓之所以超越日本,主要得力於記憶晶片產業。由於日、台在DRAM、Flash memory兩大領域上撤守,加上在對應移動通信產業的需求時表現欠佳,讓南韓企業有了更大的伸展空間。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記憶體獨步全球,半導體部門執行長全東守強調三星在3D的VNAND技術維持領先,而2012年以32奈米為主的應用處理器技術,2013年升級到28奈米,2014也將順勢提升到20奈米技術,而2015年更將以全新的FinFET技術,升級到14奈米的規格。

三星在技術上的Roadmap非常明確,但其他的競爭者如何跟進呢?在60或40奈米的時代,全球有20多家業者具備量產能力,到了20奈米的時代,可能僅有5家,而業界預期,到10奈米或18吋廠的時代,全球可能只有3家業者可以角逐市場的領導地位。沒有人懷疑三星投入18吋晶圓廠的實力或決心,但三星會領頭跨越鴻溝嗎?

在被看好的三家大廠中,英特爾(Intel)已經明說不會「Go alone」。意思是說,要跳大家一起跳,英特爾拉三星、台積電共襄盛舉、分攤成本的意圖非常明顯。針對18英吋的晶圓製造,英特爾背負著必須維持世界半導體業霸主的地位,以最先進的技術說服顧客購買全球頂尖技術生產的晶片。但以垂直整合取勝的三星,具有終端品牌與記憶體的優勢,可以好整以暇的等待最佳時機。

18吋晶圓的技術障礙

2013年3月,紐約州立大學的CNSE(Nano Scale Engineering )實驗生產線落成,這個針對450mm(18吋)晶圓所設置的實驗基地,是全世界搶攻18吋晶圓市場的廠商,共同關注的焦點。在這之前,英特爾、三星、台積電已經決定共同出資64.39億美元,支持ASML發展下一代的設備,而在技術研發上,也有英特爾、三星、台積電、GlobalFoundries、IBM合作的合作組織(Consortium)。

事實上,半導體業在2001年推出12吋晶圓廠時便預估,半導體業到2012年時,便可以進入18吋廠的時代。但事與願違,18吋廠上路的時程從2012一路往後推,現在大家談的是2018年,時間比之前預估的,整整至少晚了6年,一般認為,半導體的線路技術,將在進入10奈米時碰觸到物理極限,良率的提升將是個極大的考驗。特別是SoC的架構下,將各種半導體的功能,整合在一個晶片上,生產製造的難度將遠遠高於以往。

450mm的晶圓,將比300mm的晶圓大2.25倍,一旦成功,量產成本還可以降低30%。半導體業界從2012年開始進行製程工具的開發,並從2013年起進入生產設備的開發階段,至於工程階段的研發工作,則會從2015年開始,所以真正量產的時點,應該會落在2018年。儘管相關的各種周邊設備,大多已經進入倒數計時的階段,但由ASML主導的極紫外線(EUV)設備,則可能要等到2015年才會有明確的進展,所以整套的製程研發,顯然還有很多變數。

其實,業界資深人士都認為,技術的問題一定可以克服,但能不能帶來成本優勢才是關鍵。現階段要建構1座300mm的晶圓廠,大約需要40多億美元,但450mm可能要高達100億美元,而更令人擔心的問題,並非450mm的設備價格倍增,而是材料比300mm要多出30%。

而且,業界在投資450mm的同時,必須兼顧14nm技術的研發,光是設備的研發費用,2016年應該會比2010年時多出1.5倍。同時預定在2015年可以商品化的EUV設備,將面對晶圓面積擴大,但晶片大小壓縮的壓力,而且運送晶圓的機台,也要提供更重的運輸能力。投資成本與回收,將是各大廠何時投入18吋廠的關鍵考量。市場能提供如此龐大的零件需求嗎?

 

新商機浮現 三星會領銜衝鋒嗎?

 

1月24日,三星公布2013年第4季的營收、獲利。三星電子第4季的營收59.28兆韓元(約557.23億美元),較2013年的第3季微幅成長,但營業利益卻從10.16兆韓元,明顯下滑18.2%,跌到8.31兆韓元。

2013年的第3季,三星電子創下單季獲利超過10兆韓元的新記錄。但業界都認為,隨著手機紅利逐漸褪色,三星很難再享受單季10兆韓元獲利的美好時光。三星的股價,從年度高點的157萬韓元,跌到目前在130萬韓元盤整的狀況,從股價走勢看出,市場對三星的前景不敢太樂觀。

但操盤的三星副會長權五炫仍信誓旦旦的說,目前1年才50億美元的智慧醫療市場,到2020年時,可能會有2,000億美元的商機。擁有世界一流的記憶體、顯示設備、行動通信技術的三星,將來會是市場的最大贏家。幾乎成了眾矢之的的三星,經營的難度肯定越來越高。

此外,根據Gartner的調查,與手機週邊商品關係密切的MEMS技術,市場規模將從2013年的40億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48億美元。能測知速度、溫度、壓力的感測器之外,越來越多與體感相關的感測功能不斷的推出,而支援藍牙的頭戴式產品商機,也被市場看好。2013年全球市場銷售850萬套的頭戴式藍牙設備,2014年可望成長到1,200萬套。

很多與物聯網、智慧醫療相連結的商機不斷的浮現,看似榮景可期,但這些想像中的榮景,卻不見得與18吋的晶圓廠計畫相連結。當業界還在為14奈米與18吋晶圓同步發展而困惑時,三星似乎老神在在!因為三星既不需要領頭衝鋒,而且跟在其他業者加入18吋晶圓廠的衝鋒之後,三星也可能是市場上最大的贏家。

這是三星的如意算盤,但前提是三星得保持一定的獲利能力,一旦終端品牌的競爭力不在時,三星不是沒有崩盤的風險。因此,三星的18吋廠計畫,應該也是且戰且走,而且企業內部的戰略,也應該是終端品牌與系統整合的優先順位高於半導體,對於前景仍不透明的18吋晶圓廠,三星肯定看在眼裡,但不見得會先發制人。(知韓集自2013年7月起於DIGITIMES電子時報版面與網站刊登,並定期每週二刊出)

原文網址:http://www.digitimes.com.tw/tw/dt/n/shwnws.asp?CnlID=1&cat=140&cat1=90&id=0000366410_ZQK5FDQA07AJI01U3B8K6&ct=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L-J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