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2-連于慧 

全球封測龍頭大廠日月光位於高雄K7廠爆發廢水污染河川事件,被高雄市環保局勒令停工,該廠主要提供植晶凸塊(Bumping)產能,引發揣測產業鏈會有斷鏈危機。 

但鮮少知悉,台積電這幾年已默默建立龐大的後端封測12吋Bumping產能,單月出貨量傳出高達15萬片,累計出貨量超過500萬片,後端封測實力浮上檯面!

日月光高雄K7廠主要產能是以Bumping為主,在該集團內是高階封裝核心。不過,Bumping產能供應商相當多,包括矽品、艾克爾(Amkor)、星科金朋(STATS ChipPAC),以及日月光中壢廠也提供Bumping製程。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進入先進製程後,台積電一條鞭策略執行下,台積電這幾年積極擴大後端Bumping產能,產能實力早已超越日月光和矽品。

文章標籤

XL-J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10/18 蘇宇庭

在觸控技術之後,手勢辨別技術(Gesture Recognition)已然成為消費性電子戰場中另一塊兵家必爭之地。繼惠普(HP)、英特爾(Intel)及Google分別收購Leap Motion、Omek、Flutter等三家手勢辨別/動作追蹤公司後,安謀國際(ARM)亦不甘示弱,宣布將與eyeSight合作,擬將其手勢辨別技術整合至ARM Mali T600系列繪圖處理器(GPU),從根本上優化手勢辨識技術的處理效能。

ARM多媒體處理部門執行副總經理Pete Hutton表示,ARM將與eyeSight合作,共同提供客戶先進的手勢辨別技術。透過將eyeSight技術整合至運用於Cortex-A系列的Mali GPU,可優化手勢辨別中介軟體(Middleware)解決方案,讓工程人員不必再擔憂因為處理器的效能有限,導致後端開發的手勢辨別應用軟體無法充分發揮。

據了解,目前已有部分行動裝置推出手勢辨別功能,如索尼(Sony)Xperia Sola、三星(Samsung)Galaxy S4,但受限於市面上的處理器並未特別支援該項技術,因此一直無法充分發揮其效能;ARM與eyeSight即是瞄準此商機,率先將手勢辨別技術整合至Mali T600 GPU的運算引擎。未來,Mali T600 GPU除了可提升手勢辨別運算處理的效能之外,亦可進一步改善人臉/表情偵測、長距離手指追蹤甚至是三維(3D)動作辨識的處理效能。

透過整合eyeSight的技術,採用Mali T600 GPU的裝置將可辨別多種手勢語言,包含直覺手勢(如手向上/向右/揮動)、象徵手勢(如翹拇指)及手部/指尖軌跡追蹤,而該技術透過兩個實體(Stereoscopic)鏡頭及紅外線深度感知(Infrared Depth Perception)裝置,亦可支援3D動作辨識;因此,使用者可藉由該解決方案控制使用者介面(UI)及裝置呈現內容,如影音播放、網頁瀏覽等。

XL-J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網時間: 2013年12月05日 關鍵字:PrimeSense Apple 收購 結構光 分析

 

市場研究機構 DisplaySearch 針對 Apple 以近3.5億美元收購 PrimeSense 的消息發表分析報告指出, PrimeSense 這家公司是以「結構光」技術(structured light;PrimeSense稱之為light coding)而著名,這項技術並被微軟(Microsoft)使用在 2010年發表的 Kinect 中;有趣的是,於2013年11月發表的第二代Kinect,微軟轉而採用佈局已久的「時間差(time of flight,ToF)」技術;而於同一月份,上一代Kinect所用的技術卻收歸Apple所有。

DisplaySearch 指出,微軟曾經在2009年和2010年併購3DV和Canesta (廣達也約於2009年間曾經投資Canesta),兩家公司都致力於ToF技術;藉由併購,微軟理當也擁有這兩家公司的ToF專利。微軟在2009年曾經發表Project Natal計畫,將手勢((gesture)操控或體感(motion)操控列為下一代「自然使用者介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NUI)」的一項。該計畫最早約在2009年的E3展(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中對大眾曝光,人們好奇地想知道為什麼為微軟選擇了來自一家以色列公司的結構光技術,而不是微軟所擁有的ToF技術。

 

文章標籤

XL-J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網時間:2013年12月05日

雖然插電式電動車仍有其優勢,有部分技術供應商還是認為並非所有的電動車都喜歡插電式充電方案,有些車廠就想要無線充電技術。車用無線充電解決方案供應商Evatran 的市場行銷經理Lacy Heiberger 就表示:「我們現在正與許多對無線充電技術有興趣的車廠洽談中。」

目前車用無線充電市場規模還非常小而且進展緩慢,有少數車廠仍在進行內部研發,也有一些車廠還在與技術供應商討論合作事宜。根據一項由RnRMarketResearch.com所做的預測,到2019年車用無線充電市場規模約為46億美元。

以下是一系列針對電動車(EV)應用所開發的無線充電方案介紹,還有一些則是針對車內消費性裝置所開發的無線充電方案;讓我們來看看它們是否有發展潛力吧!

 

文章標籤

XL-J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TF 2013 China移動傳輸與互聯技術論壇-深圳

--------------------------------------------------------------------------------

英特爾致力行動裝置全面無線化發展 2013/08/08-DIGITIMES企畫

從筆電、平板藉由WiDi技術無線輸出到大螢幕顯示,無線擴充座可提供各種顯示介面埠的顯示器、USB 3.0/eSATA週邊的配對與無線連接,以WiFi/MiraCast/Direct等點對點(P2P)的直接連通,到運用電磁感應、接觸式充電技術等積極推動,英特爾致力建構一切無線化(Un-Wires)的應用願景…

 

XL-J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